連續(xù)流動化學分析儀(ContinuousFlowChemicalAnalyzer)通過將樣品和試劑按一定比例注入流動載液中,經(jīng)混合、反應后進行定量檢測,常用于水質、土壤、食品等領域的自動化分析。其維護保養(yǎng)需針對流路系統(tǒng)、檢測器、溫控模塊等關鍵部件,以下是具體操作規(guī)范和注意事項:
一、日常維護(每次使用后)
1.流路系統(tǒng)清洗
試劑管路沖洗:
用超純水(18.2MΩ?cm)或去離子水以分析流速(通常0.5-2mL/min)沖洗流路15-30分鐘,清除殘留樣品和試劑,避免結晶或沉淀堵塞管路。
若檢測高濃度鹽分或蛋白質樣品,需先用0.1M硝酸或稀鹽酸沖洗,再用水沖洗(酸濃度根據(jù)儀器說明書調整,避免腐蝕管路)。
蠕動泵維護:
松開泵頭壓蓋,取出泵管,檢查是否有裂紋、膨脹或硬化,若變形需及時更換(泵管壽命通常3-6個月,取決于使用頻率和試劑腐蝕性)。
用乙醇擦拭泵頭滾輪和壓塊,清除殘留試劑結晶,保持轉動順暢。
2.檢測器清潔
比色池/流通池清洗:
若使用分光光度檢測器,拆下流通池,用30%硝酸浸泡10分鐘,再用超純水超聲清洗5分鐘,去除池壁附著的色素或沉淀物(避免使用研磨劑,防止刮傷透光面)。
熒光檢測器需用甲醇或乙醇沖洗光路透鏡,擦除表面指紋或污漬,保持透光率。
電極維護(如pH或離子選擇電極):
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敏感膜,浸泡在對應保存液中(如pH電極浸泡3MKCl溶液),避免干燥導致膜失效。
3.數(shù)據(jù)與系統(tǒng)記錄
保存當日分析數(shù)據(jù),備份方法參數(shù);檢查儀器日志,記錄異常報警(如壓力波動、基線漂移),便于后續(xù)故障排查。
二、周期性維護(每周/每月)
1.流路系統(tǒng)深度保養(yǎng)
管路更換與檢漏:
每月檢查蠕動泵管、連接管路(PEEK或PTFE材質)的老化情況,對頻繁使用的通道優(yōu)先更換(如載液、顯色劑管路)。
用壓力測試模式(堵住流路出口,設定0.5MPa壓力)檢測是否泄漏,若壓力下降超過0.1MPa/min,需檢查接頭密封圈(常用Viton或PTFE材質)是否磨損。
混合器與反應盤管清洗:
對于纏繞式反應盤管,用0.5%十二烷基硫酸鈉(SDS)溶液循環(huán)沖洗1小時,去除蛋白質或脂類殘留,再用超純水沖洗至中性。
2.光學系統(tǒng)校準
波長準確度驗證:
每月用標準濾光片(如重鉻酸鉀溶液)檢測分光光度計的波長精度,在440nm、540nm、630nm處吸光度偏差應≤±2nm,否則需通過軟件自動校準或聯(lián)系工程師調整光柵位置。
光源壽命管理:
記錄氘燈、鎢燈的使用時間(通常氘燈壽命1000小時,鎢燈2000小時),當光強下降至初始值的70%時及時更換,避免影響檢測靈敏度。
3.溫控模塊維護
檢查反應池溫控精度(如設定37℃時,實際溫度波動應≤±0.5℃),用標準溫度計校準,若偏差超過1℃,需清理加熱模塊散熱片的灰塵,或更換溫控傳感器。
三、特殊場景維護(針對不同樣品類型)
1.高黏度或顆粒物樣品
檢測前用0.45μm濾膜過濾樣品,避免堵塞進樣閥或流路;分析后用10%異丙醇溶液沖洗流路,溶解殘留黏附物。
2.強腐蝕性樣品(如強酸、強堿)
縮短沖洗時間(每次檢測后立即沖洗),使用耐腐蝕性管路(如PFA材質)替代普通PTFE管;若不慎接觸金屬部件(如電磁閥),需用碳酸氫鈉溶液中和后再用水沖洗。
3.生物樣品(如血液、尿液)
分析后用0.1%次氯酸鈉溶液消毒流路30分鐘,再用超純水沖洗,防止微生物滋生;定期用蛋白酶溶液(如胰蛋白酶)清除管路內的蛋白質沉積。